眾聲喧嘩之後,又是一片闃寂。這一個月以來,一陣黑潮席捲全台,喚醒莘莘學子內心潛伏已久的公民意志,開始反思種種社會問題。當我們關注現代議題時,或許也可從經典中汲取養分,作為日後反思、前進的基石,正如魏徵的名言:「以史為鏡,可以之興替。」;而《論語》的短篇小言,精簡扼要地搓舉了諸多睿智思想,不僅簡單明瞭,更可吸引眾多害怕繁文縟字的同學們。

  首先,我們可以思考「為政者」與「人民」間的關係。《論語˙為政》有一句大家耳熟能詳的名言:「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民有恥且格。」在這句話之中,揭露兩項孔子對政治的認知,一即施行政策的方向,二為人民。在前段話中,孔子假設有位統治者利用政策引導人民走向自己喜好的方向,再配合嚴峻的刑法齊平不同的聲音,可是這樣的結果將造成人民失去發聲權力,甚而抹滅自我價值觀;而後段話中,孔子以為若能用德性善誘百姓往對的方向,再用較為親切的禮法教化人民,則百姓可以培養自我的羞恥心,又能遵守社會秩序。在這段文字中,雖見孔子以執政者的角度提出見解,但他也沒忘記百姓們的心聲,從而顧及政策的文明性,並以之作為他心中的價值判斷標準。

  從《論語》中我們已然看見孔子要求執政者該衡量施政方針,且具體地言明該遵循何種方向,只是再進而頗析這段話,可以發現政策的施行與否乃操之於當權者,若當權者專斷蠻橫,自然無法廣納諫言,必定落入剛愎自用的結局,如此則〈為政篇〉的這句話亦落入空談。但我們也不用如此悲觀,正如我上面所述,〈為政篇〉的這句話除了政策的決定外還有另外涵意,即人民的重要性,而這也是經典與現代對話的樞紐關鍵。在孔子時代,他還無法想像民主的社會,只能提倡人民需培植羞恥心,卻無法處理執政者本身問題;而到了現代,我們已然脫離封建的君主世襲制,能夠選擇自己的統治者,這時「有恥且格」的意思就不僅是稱讚人民守秩序,更可推展為人民的自覺意志,因為上位者的去留來自人民的決定,所以人民更該自覺,選出符合自己期望的執政者。其實,「恥」的概念並非專依道德層面上而言,更可獨立為評斷事情的思考邏輯,例如眾人以某事為恥,自然會衍伸出一種不做某事為好的價值觀。所以在過去的詮釋中,我們往往把「有恥」放在順民的脈絡下理解,但那是古代的語境,若以現代的語境檢視,我想只要人民能夠自覺、能夠為自己負責,就算被稱作「暴民」,亦可視為「有恥」的表現。

  通過重新閱讀古代經典的活動,我們可以學習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問題,而且能培養同情、理解的眼光,並自發性地創造屬於自己的價值觀。其實價值並無絕對的對錯之別,只要懂得不斷反省與尊重他者的原則,就是一種「有恥且格」的體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