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 3


D

戰國時代諸子百家彼此間關於人性的討論豐富了中國學術的廣度與深度,下列何者是孟子關於人性的主張?

  1. 性無善無不善也。
  2. 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
  3. 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4. 乃若其情則可以為善矣,乃所謂善也。若夫為不善,非才之罪也。

# 4


C

下列哪一個成語不是出自於孟子?

  1. 五十步笑百步
  2. 一曝十寒
  3. 自相矛盾
  4. 摩頂放踵

# 90


B

孟子曾經以「齊人之福」這則寓言故事抨擊當時士大夫的醜態,故事中有一妻一妾的齊人做了什麼事令其妻妾感到不齒?

  1. 穿踰竊盜,卻對家人謊稱是得到長官的餽贈
  2. 在外乞食,卻對妻妾謊稱是結交權貴得到宴請
  3. 路見孺子將入於井,卻因與孺子的父母交惡而不伸出援手
  4. 不守三年之喪,在喪事期間大魚大肉

# 91


B

關於孟子的性善論,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 人性善,故不會為惡
  2. 不忍人之心即是惻隱之心
  3. 人天生具有的一切本能都是善的
  4. 人先天就具備善性,一出生即為聖人

# 92


C

以下關於孟子論政治的文字之解讀,何者錯誤?

  1. 「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君主無道時,孟子贊成政權轉移
  2.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性善是仁政的基礎,能擴充四端則可行仁政
  3. 「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國;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王道與霸道之別在於國家的大小
  4.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人民是政治中最重要的部份,能得民心方能為君主

# 93


B

《孟子‧盡心下》曰:「口之於味也,目之於色也,耳之於聲也,鼻之於臭也,四肢之於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謂性也。仁之於父子也,義之於君臣也,禮之於賓主也,知之於賢者也,聖人之於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謂命也。」,關於此段文字的涵義,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1. 孟子不否認口目耳鼻四肢的欲求亦是人性的一部份
  2. 口目耳鼻四肢的欲求乃是孟子人性論的重點
  3. 仁義禮智是否能實現是天命決定的,但仍應加以後天的努力與追求
  4. 「有性焉,君子不謂命」的部份正是孟子人禽之辨的重點

# 94


D

孟子曰:「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孟子並對告子「生之謂性」的說法提出「然則犬之性猶牛之性,牛之性猶人之性歟?」的回應。試問孟子對於人禽之辨的看法,下列何者正確?

  1. 人和禽獸的不同之處十分微小,故幾可忽略
  2. 孟子認為犬之性、牛之性、人之性均不相同
  3. 孟子認為人異於禽獸之處,正在於告子所說的「生之謂性」
  4. 人禽之辨顯示了儒家以人為本位的思考,與道家齊物的精神不同

# 95


B

《孟子‧告子上》曰:「從其大體為大人,從其小體為小人。……耳目之官不思,而蔽於物。物交物,則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此天之所與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則其小者不能奪也。」,關於此段文字的涵義,下列敘述錯誤?

  1. 「大體」和「小體」的意思指心靈和感官。
  2. 「從其大體」意謂關閉耳目感官,不聽不視。
  3. 「先立乎其大」意謂能用心思考,便能不受外物的引誘。
  4. 「此天之所與我者」意謂人人都有從其大體為大人的能力。

# 96


D

《孟子‧告子上》曰:「牛山之木嘗美矣,以其郊於大國也,斧斤伐之,可以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潤,非無萌?之生焉;牛羊又從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雖存乎人者,豈無仁義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猶斧斤之於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氣,其好惡與人相近也者幾希,則其旦晝之所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覆,……則其違禽獸不遠矣。人見其禽獸也,而以為未嘗有才焉者,是豈人之情也哉?」,關於此段文字的涵義,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 孟子以「牛山之木濯濯」象徵人之性善。
  2. 人應「放其良心」,才不至於與禽獸無別。
  3. 「平旦之氣」指日夜被外物引誘而產生的混濁之氣。
  4. 孟子此段旨在分別人的本性之善與後天所導致之惡。

# 97


C

下列關於孟子「性善論」的敘述,何者為是:

  1. 孟子主張「性善」,故否定告子「食、色,性也」的說法
  2. 孟子認為人性的良善具有普遍性,故禽獸之屬也有仁義禮知
  3. 孟子認為推仁心可以行仁政,故內聖是外王的起點
  4. 孟子認為行為的不善,來自心性本質的不好,故要透過教育來變化氣質

# 98


D

下列關於孟子其人其書的相關論述,何者為是?

  1. 孟子在中國學術思想史上極受重視,故早在漢代就被尊稱為「亞聖」
  2. 《孟子》一書是儒家的重要著作,故在《漢書.藝文志》中,被著錄在「六藝略」,地位等同於經書
  3. 《孟子》一書,乃孟子自作,且在孟子生前就已經編定成書
  4. 北宋有「尊孟」和「疑孟」之論,王安石和司馬光是各自的代表

# 99


D

下列關於「氣」的敘述,何者不是出於孟子:

  1. 浩然之氣
  2. 平旦之氣
  3. 夜氣
  4. 沖氣

# 258


C

下列文句中,何句最不可能是孟子的主張?

  1. 保民而王,莫之能禦也。
  2. 仁,人之安宅也;義,人之正路也。曠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3. 性,猶杞柳也;義,猶桮棬也。以人性為仁義,猶以杞柳為桮棬。
  4. 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 259


B

下列孟子對聖人的評價中,何項有誤?

  1. 孔子:聖之時者
  2. 柳下惠:聖之定者
  3. 伊尹:聖之任者
  4. 伯夷:聖之清者

# 343


C

關於《孟子》中「瞽瞍殺人」事件,下列何者為非?

  1. 孟子認為在此情景下,舜應辭去天子之職。
  2. 孟子之主張與《論語》對「證父攘羊」事件看法精神一致。
  3. 孟子以為,舜應為保天下公義而「大義滅親」,舉發父親的犯罪。
  4. 此為孟子討論當血親之情與社會公義產生衝突時,該如何取捨的問題。

# 344


B

下列何者並非孟子所提出的思想?

  1. 君主若無道,人民有權力加以推翻。
  2. 自然運行法則不以人們的意識為轉移。
  3. 在困頓憂患的環境中能使人努力生存發展,安逸享樂則使人走向滅亡。
  4. 先立大體,則耳目之欲就無法干擾己心。

# 345


D

下列對於《孟子》之言的解釋,何者最能切合主旨?

  1. 「殀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人面對自己的生死禍福,要全然順應接受,不用特別做什麼事,才是知命的人。
  2. 「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良知、良能即指人生來即有的所有性質。
  3. 「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為備。如必自為而後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或勞心,或勞力;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大人、小人之說,表示孟子有強烈的階級之分。
  4. 「人有雞犬放,則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做學問的目的,在於找回放失在外、受耳目欲望遮蔽之心。

# 521


C

下列成語典故之出處,何者來自於《孟子》?

  1. 暴虎馮河
  2. 買櫝還珠
  3. 不言而喻
  4. 循名責實

# 522


D

〈梁惠王‧下〉中,滕文公三次向孟子詢問小國在強國間如何面對困境而得以生存,下列選項中,何者「非」孟子曾提供給滕文公之建議?

  1. 與民守之,至死而不去
  2. 強為善而已
  3. 退讓而離去
  4. 循名責實,賞厚而刑重

# 523


B

小齊明天國文課要討論孟子對於「性」的看法,然小齊從未讀過《孟子》,又晚上時間有限,僅能從《孟子》七篇中選一篇閱讀與準備,請你幫他從下列選項中,選擇與翌日討論最有直接關係的一篇。

  1. 〈梁惠王〉
  2. 〈告子〉
  3. 〈滕文公〉
  4. 〈離婁〉

# 524


B

近年來公民教育意識盛行,逐漸點燃全民關注社會議題的火花,許多學者開始反省儒學教育下的上下位階關係,欲對五倫綱常作一全面檢討。但細察孟子原文,便可知曉孟子早已對當時君臣關係作一反思,請就下列探討君臣關係的先秦文獻,找出何者為孟子所提揭的政治思想,使我們能以古鑑今,以儒學智慧回應當今時代課題。

  1. 天子者,勢位至尊,無敵於天下,夫有誰與讓矣。道德純樸智慧甚明,南面而聽,天下生民之屬,莫不振動服從以化順
  2. 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得乎天子為諸侯,得乎諸侯為大夫。諸侯危社稷,則變置。犧牲既成,粢盛既潔,祭祀以時,然而旱乾水溢,則變置社稷。
  3. 明君如身,臣如手;君若號,臣如響;君設其本,臣操其末;君治其要,臣行其群
  4. 賢者之為人臣,北面委職,無有二心,朝廷不敢辭賤,軍旅不敢辭難,順上之為,從主之法,虛心以待令,而無是非也。

# 525


D

戰國之時,百家爭鳴,學說四起,孟子身處其中,大有「余豈好辯哉,余不得已也」的無奈與使命感。其不斷與當時思想界的學者爭論,著書立言,只為辨明他學之不正之處。職此,請就你所學,細探荀子〈非十二子〉一文中所提及的人物,何者曾為孟子所非議?

  1. 縱情性,安恣睢,禽獸行,不足以合文通治;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眾。
  2. 不法先王,不是禮義,而好治怪說,玩琦辭,甚察而不惠,辯而無用,多事而寡功,不可以為治綱紀。
  3. 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統,然而猶材劇志大,聞見雜博。案往舊造說,謂之五行,甚僻違而無類,幽隱而無說,閉約而無解。
  4. 不知壹天下建國家之權稱,上功用,大儉約,而僈差等,曾不足以容辨異,縣君臣

# 526


C

孟子的「性善論」乃為其學說主要核心,以下皆出於《孟子‧告子》篇章,為討論孟子人性論的重要資料,下列選項中何者為孟子之所以提出性善論的引據?

  1. 仁內義外。仁,內也,非外也;義,外也,非內也。
  2. 性猶湍水也,決諸東方則東流,決諸西方則西流,水信無分於東西。
  3. 乃若其情,則可以為善矣,乃所謂善也。若夫為不善,非才之罪也。
  4. 性,猶杞柳也;義,猶桮棬也。以人性為仁義,猶以杞柳為桮棬。

# 3

在《孟子‧公孫丑上》篇中記載道: 公孫丑問曰:「夫子加齊之卿相,得行道焉,雖由此霸王不異矣。如此,則動心否乎?」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動心。」曰:「若是,則夫子過孟賁遠矣。」曰:「是不難,告子先我不動心。」……曰:「敢問夫子之不動心,與告子之不動心,可得聞與?」「告子曰:『不得於言,勿求於心;不得於心,勿求於氣。』不得於心,勿求於氣,可;不得於言,勿求於心,不可。夫志,氣之帥也;氣,體之充也。夫志至焉,氣次焉。故曰:「『持其志,無暴其氣。』」 此處孟子提到「告子先我不動心」,後面又評論告子的不動心之道說:「不得於心,勿求於氣,可;不得於言,勿求於心,不可。」可見其對於告子之不動心,是不完全認同的。在「言」、「心」、「氣」之間,究竟有什麼樣的關係呢?請參考《孟子》書,提出你自己的見解。(字數限300字以上)

# 4

孟子「道性善」,與主張性無善惡的告子間有一段著名的辯論:告子曰:「性,猶湍水也,決諸東方則東流,決諸西方則西流。人性之無分於善不善也,猶水之無分於東西也。」孟子曰:「水信無分於東西,無分於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躍之,可使過顙,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豈水之性哉﹖其勢則然也。人之可使為不善,其性亦猶是也。」請問你對這段辯論有什麼看法?是否可以對雙方的論點提出更有力的證據?(字數限300字以上)

# 99

《孟子‧梁惠王上》記載: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 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 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 其君者也。」這段話是孟子著名的義利之辨。請問:在現實生活中,「義」、「利」一定是相 衝突的嗎?若否,則孟子如此強調「義」而抨擊「利」的原因何在呢?孟子的「義」和「利」 究竟所指為何?(字數限300字以上)

# 100

在《孟子‧公孫丑上》,孟子提出: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是「仁義 禮智」之四端,並以「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為例,體證四端與生俱來。關於對人性的看法,你認同孟子的說法和舉例嗎?或是可以從其他觀點切入,提出有說服力的見解和證據?(字數限300字以上)

# 101

孟子身處思想多元活絡的戰國時代,他曾大力抨擊當時其他學說:「天下之言,不歸楊則 歸墨。楊氏為我,是無君也;墨氏兼愛,是無父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楊、墨之 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說誣民,充塞仁義也。仁義充塞,則率獸食人,人將相食。」 (孟子‧滕文公下)其實,楊朱、墨翟的言論會在當時能夠流行,應當也有一定的社會背 景因素,符合當時多數人的需求。請簡述楊朱、墨翟的主張,並討論孟子的思想和楊、墨 兩家的主要衝突點,何以使得孟子對其如此激烈批判?(字數限300字以上)

# 194

《孟子‧梁惠王上》:「不違農時,穀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鼈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穀與魚鼈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養,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試以你對此段文獻及其前後文的理解,討論孟子所主張之「仁政」的具體實踐精神與方法。你贊成孟子這種仁政主張嗎?這種主張在今日還能實踐嗎?(字數限300字以上)

# 195

在《孟子‧萬章上》中,弟子萬章問孟子一個關於舜的問題,認為舜沒有告知父母就擅自娶妻(不告而娶),是否違反了《詩》的教誨?(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請問孟子如何為聖人解釋,以化解此一道德上的衝突(夫妻之道與父子之道)?你同意孟子的解釋嗎?孟子處理方式給你什麼樣的啟發? (字數限300字以上)

# 196

《孟子‧離婁下》:「孟子告齊宣王曰: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這段文字中所提出的君臣關係相對論,在封建時代的中國政治中很難真實實踐,孟子提出了一種理想的「士」的精神與風骨。請試著找出《孟子》書中其他與此段文句所揭櫫之精神有關的文句,闡述孟子所主張的為臣之道或為士之道。 (字數限300字以上)

# 275

孟子說:「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於庶物,察於人倫;由仁義行,非行仁義也。」(離婁下)請說明就孟子而言,人與禽獸最大的不同為何?又,「由仁義行」與「行仁義」的差別何在?(字數限300字以上)

# 276

儒家的「性論」是中國思想史上重要的議題。子曰:「性相近,習相遠。」(《論語.陽貨》)孟子論「性」奠基於孔子而來,卻又有所發展。請分析孟子的「性」論與孔子論「性」是否相同,有何繼承與轉化?(字數限300字以上)

# 277

孟子強調倫常,提出「五倫」概念,認為君臣相待該有「義」,彼此相處該有一定的規範。試問,孟子是否要求一味服膺君主?並說明孟子面對君主的態度為何?(字數限300字以上)

# 456

〈離婁‧下〉中,孟子曰:「以善服人者,未有能服人者也;以善養人,然後能服天下。天下不心服而王者,未之有也。」請先將此段文字譯為白話,並試著分析、闡釋「以善服人者,未有能服人者也」的原因。(字數限300字以上)

# 457

孟子曾邂逅宋牼於石丘,〈告子‧下〉記錄兩人之問答。試說明為何孟子既贊許宋牼之志向遠大,卻又云「先生之號則不可」。 (字數限300字以上)

# 458

孟子曾謂:「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則居之安;居之安,則資之深;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從「欲其自得之」一句可知:一般狀況中,君子之所學並非直截能「自得」,故須深造以道,欲其自得之。試說明為何君子為何要「自得」?「自得」有何效果?並試舉《孟子》其他篇章來檢視孟子思想是否為「自得之學」。 (字數限300字以上)

# 459

哈佛教授邁可桑德爾在哈佛的公開課《正義:一場思辨之旅》中帶領學生進行深度的倫理反思。而在中國幾千年以前,孔子、孟子早已對人世中道德倫理所具有的兩難情境,有一場深刻的思辨。如《論語‧子路》篇中,記載孔子認為真正的直道,並非是兒子應檢舉犯竊盜罪的父親,而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這樣的觀念,在《孟子‧盡心》篇中與桃應的對話內容裡也可看見,顯現出孔孟對於公(法律、國家)、私(父子情感)的衝突中,往往以「情感之私」壓過「禮法之公」。請先解釋孔孟如此立說的原因,再申論你的想法,並依己見加以評論。(字數限300字以上) 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孔子曰:「吾黨之直躬者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論語‧子路》) 桃應問曰:「舜為天子,皋陶為士,瞽瞍殺人,則如之何?」孟子曰:「執之而已矣。」「然則舜不禁與?」曰:「夫舜惡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然則舜如之何?」曰:「舜視棄天下,猶棄敝屣也。竊負而逃,遵海濱而處,終身訢然,樂而忘天下。」(《孟子‧盡心上》)

# 460

先設想一個情境,有一天,孟子來到了台大課堂裡上課,主題是性善論。他正滔滔不絕的說著:「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納)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忽然台下有學生開始發問了,首先A同學先問孟子:「如果人性皆善,那麼這世界上那麼多惡的狀況,又要怎麼說呢?」B同學接著問:「孟先生,你說的善,是善的種子根苗,還是善的全體狀態呢?是需要透過教育學習的,還是像你所說的,自然就具足的呢?」C同學亦問:「孟先生,你怎麼能夠確定這些善,不是透過學習、教育、道德灌輸而來的呢?如果一個人被放逐到荒島上,沒有接觸到任何教育環境,他還能夠有這些善嗎?」 請你就上述三個同學的問題,依照你對孟子學說的理解,分別替孟子做出相應的回答。(字數限300字以上)

# 461

孟子提出「性善」之論,在當時眾多論人性的思想家中,可謂革命性的突破。我們可從《孟子‧告子》篇中看見當時諸家論人性的看法,如〈告子上6〉:中,借公都子之口,提出了當時論性的三家觀點。請你分別解釋這三家之間的差異,並申述孟子如何指出三家所論,不但不與「性善」悖反,甚至能證成性善效力的原因何在?(請扣緊下列文獻回答,字數限300字以上) 「公都子曰:「告子曰:『性無善無不善也。』或曰:『性可以為善,可以為不善。是故文、武興,則民好善;幽、厲興,則民好暴。』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堯為君而有象;以瞽瞍為父而有舜;以紂為兄之子,且以為君,而有微子啟、王子比干。』今曰『性善』然則彼皆非與?」孟子曰:「乃若其情,則可以為善矣,乃所謂善也。若夫為不善,非才之罪也。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或相倍蓰而無算者,不能盡其才者也。詩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夷,好是懿德。』孔子曰:『為此詩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則,民之秉夷也,故好是懿德。」(〈告子上〉,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