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
B
下列有關黃春明小說《兒子的大玩偶》的介紹,何者為非?
- 故事敘述主角坤樹在炎夏某一天的生活情景與內心思緒。
- 全文從坤樹的角度出發,以第一人稱的觀點,道盡小人物的辛酸。
- 《兒子的大玩偶》曾在台灣八○年代的「新電影運動」中,被翻拍成電影。
- 結構上正敘、倒敘交織進行,回憶與內心獨白互相穿插。
下列有關黃春明小說《兒子的大玩偶》的介紹,何者為非?
下列有關《兒子的大玩偶》的情節中,哪個坤樹不具「帶著『面具』,放棄自我的真正想法,扮演著非我角色」的意味?
何者非黃春明作品關懷的主題?
在〈兒子的大玩偶〉中根據坤樹從事的「Sandwich-man」一職,文中所描述的穿著打扮與工作內容何者正確?
在〈兒子的大玩偶〉一文的結局中,阿龍看到爸爸坤樹為何突然哭得停不下來?
在〈蘋果的滋味〉中所提及的「白宮」,實則指的是:
在〈蘋果的滋味〉中阿發一家人所描述的蘋果及其滋味,下列所述何者正確?
在〈甘庚伯的黃昏〉中,老庚伯的兒子阿興因何發瘋?
黃春明於〈兒子的大玩偶〉中運用了大量的「內心獨白」的技巧,其目的在於:
〈兒子的大玩偶〉的篇末坤樹又再度「粉墨登場」的原因是?
下列何者〈兒子的大玩偶〉一文關懷的重點?
在黃春明〈兒子的大玩偶〉這篇小說中,男主角坤樹因為職業的關係,被妻子阿珠形容為兒子阿龍的「大玩偶」。請問坤樹的職業角色為何?
〈兒子的大玩偶〉中,黃春明在描述坤樹的心靈活動時,大量採取了什麼樣的表現手法?
黃春明在〈兒子的大玩偶〉中相當細膩地描述坤樹和阿珠這對夫妻承擔了沈重的經濟壓力。除了直接刻畫小說人物內在感受,黃春明也藉由描繪外在情境以達到烘托的效果。請問黃春明是透過何種外在環境以呈現人物內心焦灼、浮躁的情緒?
黃春明的小說中常顯現出美、日強權文化對於小人物生活造成的衝擊,在小說集《兒子的大玩偶》中,下列那篇小說並不著重於呈現此一主題?
根據作者在小說〈我愛瑪莉〉中的描述,大衛對於瑪莉抱持著甚麼樣的心態?
小說〈兒子的大玩偶〉以坤樹在小鎮上的繞行展開敘述,通過對不同地景的描寫,對應著他的心緒轉折。下列敘述何者並沒有在此篇小說中出現?
坤樹對於廣告人的工作並不滿意,但其實卻是他自己先毛遂自薦承擔這個工作。請問他這樣做的原因為何? i. 坤樹到各工廠面試工作時,由於沒有門路和熟人,故使得面試屢屢碰壁。 ii. 坤樹小時候爬上樹去看公開播放的電影,當時就對廣告人的工作留下極深刻的印象。 iii. 因為一直找不到工作,坤樹家裡已經面臨斷炊的窘境。 iv. 在家裡經濟狀況最糟糕的時候,阿珠懷孕了。
〈蘋果的滋味〉中,江阿發因為被美國車撞到而得到的「運氣」,包括以下那幾項? i. 啞巴女兒將前往美國接受教育。 ii. 由於殘疾之後無法工作,江阿發會獲得金錢賠償。 iii. 每年都會獲得餽贈的水果和三明治。 iv. 獲得美國醫院全力醫治其斷腿,以便恢復行動力。
〈小琪的那頂帽子〉中,王武雄對於前景光明的推銷員工作並不積極,且最後決定辭職,請問其原因為何? i. 他上班第二天就想放棄;然而為了不再看到家人為他囉嗦愁眉苦臉,因此還是先工作,再找理想的工作。 ii. 他心裡根本就對產品沒信心,並不認為能夠順利推銷出去。 iii. 他非常討厭被分配到的這個小鄉鎮,認為這裡並沒有人會買新商品。 iv. 他認為公司的各種規章制度沒有調整的誠意,也因此導致他們無法賣出任何一個快鍋。
在〈兒子的大玩偶〉裡,坤樹是個戴面具的人。一方面迫於生活的壓力,坤樹不得不在臉上妝扮出一副有形的「面具」扮演「廣告人」;然而另一方面,坤樹不論在工作或生活裡,也時時戴著一副無形的面具──這副外顯於人的面具,和面具下真實的坤樹,總有著相當的距離;隱藏在面具下坤樹內心的真實感受,總是難以為外人所知。像這樣戴著面具的坤樹,有哪些性格特質呢?在面對人際關係(例如坤樹和妻子阿珠之間的相處)時,這副無形的面具對坤樹的生活造成了什麼影響?而在他和兒子阿龍的父子關係中,坤樹這副有形/無形的面具又隱含了何種意義和情感?小說最後的結局又該怎麼解讀呢?(字數限300字以上)
坤樹在當「Sandwich-man」時,生理上忍受烈日炙烤,精神上也承擔著路人注目、圍觀與訕笑的折磨,這樣的苦難,都是為了換得一家的溫飽。小說中屢屢描述到,坤樹回家時,從逗弄兒子阿龍的過程中得到慰藉,也從阿龍的笑顏中,找到自我價值的肯認,頗有「在工作場域拋棄人格尊嚴,以換取家庭中的尊嚴」之意味。當阿龍認不得卸下粉妝的坤樹而嚎啕大哭時,坤樹只好再度粉墨登場。你認為結尾中,坤樹充滿壓抑的顫聲隱含了什麼樣的心理衝擊?原來版本中,結尾坤樹道出「我要阿龍,認出我─」這句話;其後,遠流版、皇冠版的小說收尾在「我,我,我‧‧‧」;姚一葦則建議「你,你,你,你不要管」。你喜歡哪一種版本?請以文學賞析的角度論述之。(字數限300字以上)
坤樹的滑稽裝扮,某種程度上引起了鎮上居民的獵奇心態,並為他們提供了一種新的娛樂方式。但文中卻又寫出坤樹的內心獨白:「人們對我的興趣真大,我是他們的謎。他媽的,現在他們知道我是坤樹仔,謎底一揭穿就不理了。這干我什麼?」,似乎隱含著現代經濟、資本社會滲入鄉土後,「小人物」在此洪流下必然被徹底忽略的「無名」狀態,本篇小說中還有哪些橋段隱含了這樣的概念?又,黃春明曾說:「鄉下人是環境下的悲劇人物,他們缺乏機會」,本文中,有無哪些片段,讓你感受到傳統農村在面對經濟轉型環境下,小人物謀生不易的感覺?(字數限300字以上)
小說中,阿珠慶幸著坤樹終於找到了一份工作,卻又不了解坤樹為工作拋棄尊嚴的掙扎,以及內心:「他媽的,阿珠還為這活兒喜極而泣呢」的咒罵。這種認知上的差異,在故事的脈絡下,是否出現了轉變?哪些文段可以作為印證?小說中,有不少的篇幅在描寫坤樹與阿珠在發生爭執後,隔日的惴惴不安與自責後悔,哪些描述讓你特別體會到兩人間的關愛與扶持?「貧賤夫妻」真的容易「百事哀」嗎?(字數限300字以上)
黃春明在《兒子的大玩偶》中觸及許多人生面向,深入社會底層小百姓的真實生活,傳達 其中的無奈與困境。試以小說情節為據,剖析坤樹的工作壓力,綜述「廣告人」身份所帶 給他內心世界的掙扎、衝突與憂喜哀樂。(字數限300字以上)
《兒子的大玩偶》裡,有形或無形的面具意象是一極為重要的主題,坤樹在面對不同人群 時會戴上不同的面具,為了掩飾自己真實的想法,這是種保護也是種抗拒,即使是面對最 親密的人,如妻子阿珠,他也不免習慣的戴上面具,而導致兩人的齟齬。但面對阿龍的時 候,是坤樹最為溫柔且能夠作自己的時刻。然而在小說最後坤樹面對阿龍的哭叫而抹上粉, 你認為此一舉動有何深刻意涵?請從「人生反諷」的角度剖析坤樹內心的轉折如何。(字 數限300字以上)
《兒子的大玩偶》中哪一段落的場景是你最喜歡、最感動或印象最為深刻的?請以小說情節 為據申論喜歡或感動的原因;並剖析該段文字的修辭特色。(字數限300字以上)
黃春明擅寫鄉土小人物,許多論者都認為他筆下的小人物閃現著人性的光輝,有著可愛又可敬的特質。請以〈兒子的大玩偶〉為例,從坤樹、阿珠面對生活困境的情緒轉折、坤樹面對自身工作的態度或人物(夫妻、親子、主僱)之間的互動關係……等,具體分析這些小人物的人格特質,並進一步思考黃春明如此塑造其筆下的小人物,是否有其用心?(字數限300字以上)
〈兒子的大玩偶〉一文中多處出現括弧句,請細讀文本,注意括弧句使用的時機及其內容,說明黃春明為何要使用這些括弧句?它想表現什麼?就讀者閱讀感受的角度而言,會產生何種閱讀感受或效果?(字數限300字以上)
〈兒子的大玩偶〉是黃春明面對鄉土社會的轉型及變遷,在特定社會脈絡之下所創作的小說,故小說有著鮮明的時代背景。如今我們所處的社會早已不是小說中所呈現的時空情景,但〈兒子的大玩偶〉並不因為時代的變遷而失去閱讀的價值。請就個人閱讀之體會,具體論述〈兒子的大玩偶〉中是否存在著某種普遍性的價值、人性或社會現實的意義,能引起我們的省思和共鳴?(字數限300字以上)
小說〈兒子的大玩偶〉中,多次出現矛盾衝突的場景。與他人的衝突如坤樹與大伯仔的對話;與自己的矛盾如小說中所述「從幹這活兒開始的那一天,他就後悔得急著想另找一樣活兒幹。對這種活兒他愈想愈覺得可笑,如果別人不笑話他,他自己也要笑的。」; 其他如坤樹與阿珠、坤樹與電影院老闆、以及坤樹與阿龍的衝突等。請先舉出〈兒子的大玩偶〉中有關矛盾、衝突的描寫;進而分別析論這些內、外衝突對小說人物的意義,並綜論全篇要旨。(字數限300字以上)
坤樹之所以願意接受Sandwich-man的工作,揹著廣告看板在小鎮上粉墨登場,究其原因是為了要讓阿珠安心生下孩子,以建立他們自己的家。小說中描述了坤樹亟欲回家的心情:「五六公尺外的那一層黃膽色的空氣又隱約地顯現,他口渴得喉嚨就要裂開,這時後,家,強而有力地吸引著他回去。」請分析小說中關於「家」此一概念的形塑;並以小說情節為據,由坤樹、阿珠、阿龍的不同觀點出發,分析三人對「家」的感知有何異同。(字數限300字以上)
作為坤樹的太太,黃春明在小說中如此敘述阿珠:「那包紮著一個核心的多層的憂慮,雖然經她這麼跟蹤而剝去了一些,而接進裡層的核心,卻敏感地只稍一觸及即感到痛楚。」藉由主角坤樹之口,則說出:「阿珠一向是很聰明的,她是嗅出一點味道來了。」小說〈兒子的大玩偶〉大段描述了阿珠心情的不安及跟蹤坤樹的過程。請從你的觀點出發,分析小說中阿珠的形象,並以小說情節為據,說明阿珠的憂慮究竟為何?她跟蹤坤樹的原因和目的是甚麼?最後請分別評述她對坤樹、阿龍的意義。(字數限300字以上)
黃春明在〈蘋果的滋味〉裡,描述美國人撞傷台灣人,並且以這樣的事故作為阿發北上所碰到的「運氣」。小說中的警察還對阿發說:「這次你運氣好,被美國車撞到,要是給別的撞到了,現在你恐怕躺在路旁,用草蓆蓋著哪!」試以相關情節為據,剖析小說所表現的小人物處境;並說明作者對生命、時局的多向觀照。(字數限300字以上)
〈小琪的那頂帽子〉中,王武雄對工作的輕蔑厭惡、對小琪的冒失及愧疚,讓他痛苦之餘,毅然決定要辭掉推銷員的工作。但在小說接近尾聲時,王武雄私看同事林再發妻子美麗的來信,又乍聞林再發示範快鍋時發生爆炸、生命垂危的消息;他到醫院探望之際,卻突然決定:「要是林再發死了就跟美麗結婚。」請就你的理解,分析其突然迸發此一念頭的可能動機;並探討其當時的內在糾結及感受。(字數限300字以上)
〈兒子的大玩偶〉敘述坤樹和大伯仔的衝突,大伯仔劈面就嚷道:「你這像甚麼鬼樣子!人不像人,鬼不像鬼,你!你怎麼會變成這個模樣來呢?!」但坤樹反詰他借不到米,又要求大伯仔不要管他的工作時,大伯仔更暴跳痛罵。試以此段文字為據,並參酌篇末坤樹再度打扮塗抹的相關情節,析論坤樹以「廣告的」維生,其中所蘊涵尊嚴與生存的問題。(字數限3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