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詩」


# 29


B

詩人往往感時興思,寫作的題材和風格,多少會與其所處的社會環境相呼應。下列選項中,對於《新詩三百首》依時間軸排序的體系下,所作的詩與社會間、歷史間的體察,何者較為不妥?

  1. 鄉土文學的興起,與保釣運動、我國退出聯合國和中美斷交等史實,所生的政治認同、台灣地位探索有關。
  2. 新詩發展至八○年代,遂因國際化、地球村的潮流,而開始大受西方現代詩的影響。
  3. 由大陸篇的詩作以觀,五○年代起到八○年代的錄取作品較少,可能係受當時文化革命的影響,詩人停筆、或為政治宣傳而做之故。
  4. 近期新詩,在言論自由及後現代主義的推波助瀾下,呈現主題多元,手法大膽突破、新穎鮮明的個人風格。

# 30


D

《新詩三百首》選錄的台灣代表性詩人中,下列描述何者為非?

  1. 賴和的詩,亦史亦詩,呈現出被殖民地人民的不屈意志。
  2. 劉克襄的作品中,展現對自然、生態的關懷。
  3. 向陽、路寒袖的詩,掌握了台灣傳統歌謠的韻味,也嘗試用台語寫詩。
  4. 蓉子、敻虹等女詩人,受女性主義之影響,開始以女性身體與情慾為創作題材。

# 31


A

下列哪些詩人的作品,非以民族、國家情懷而為人所稱道?

  1. 羅門。
  2. 艾青。
  3. 陳秀喜。
  4. 張志民。

# 174


A

下列李敏勇〈國家〉一詩所運用的意象中,何者較未能突顯該詩「追求自由,反對束縛」之主旨?

  1. 旗幟
  2. 歌唱

# 175


C

晚鐘 是遊客下山的小路 羊齒植物 沿著白色的石階 一路嚼了下去 如果此處降雪 而只見 一隻驚起的灰蟬 把山中的燈火 一盞盞地 點燃 ──洛夫〈金龍禪寺〉 下列何者修辭手法在本詩中並未被運用?

  1. 譬喻
  2. 轉化
  3. 借代
  4. 摹寫

# 176


B

晚鐘 是遊客下山的小路 羊齒植物 沿著白色的石階 一路嚼了下去 如果此處降雪 而只見 一隻驚起的灰蟬 把山中的燈火 一盞盞地 點燃 ──洛夫〈金龍禪寺〉 下列關於此詩之敘述,何者較不正確?

  1. 詩人生動運用意象,別開生面
  2. 由「如果此處降雪」一句貫串全詩
  3. 想像力充分發揮,別具一番新奇之巧思
  4. 全詩頗有禪意,能達致空靈、悠遠的境界

# 177


D

為蛀牙寫的 一首詩,很 短 唸給你聽: 「拔掉了還 疼 一種 空 洞的疼。」 就是 只是 這樣,很 短 彷彿 愛情 ──夏宇〈愛情〉 下列有關「蛀牙」與愛情的聯想何者「不正確」?

  1. 牙痛需立即治療,治癒後回想起牙痛時的感覺,匆匆之間,彷彿戀情的稍縱即逝。
  2. 拔除蛀牙後的感覺,彷彿告別戀情般空虛。
  3. 決定戀情存續與否時,彷彿治療蛀牙時矛盾的心情,去留間讓人猶豫。
  4. 愛情都是短暫的,如同蛀牙都得面對拔除的命運。

# 178


B

你光彩照人的熱帶小鳥, 歡喜在我頭頂來回飛繞, 每次在我的掌中掙脫, 只落下一片藍色的羽毛。 我把它拾起插在帽邊, 行人看到都異常驚羨。 哦,我怎能捉回飛去的小鳥, 讓他們像我樣看個完全! 請依詩句內容,由下列選項中找出切合本詩的題目。

  1. 虛榮。
  2. 靈感。
  3. 饕餮。
  4. 幸福的青鳥。

# 282


D

以下有名的散文詩與作者的配對何者是錯的?

  1. 魯迅〈復仇〉
  2. 商禽〈長頸鹿〉
  3. 蘇紹連〈獸〉
  4. 管管〈鹽〉

# 283


B

2012年10月,楊牧獲得「紐曼華語文學獎」,此獎乃表彰對華文寫作有貢獻者,下列對楊牧的敘述何者為是?

  1. 蕭蕭在〈新詩的系譜與新詩地圖〉中提到「楊派」的形成:楊牧-楊子澗-楊澤-羅智成。
  2. 出版詩集《瓶中稿》、《北斗行》、《禁忌的遊戲》、《海岸七疊》、《有人》、《時光命題》等。
  3. 從沒有一個人像楊牧那樣贏得更多更多純粹心靈的迎擁與嚮往。他是孤絕的,是黯淡的,但是他的內裡卻是無比的豐盈與執著。
  4. 無論易讀或不易讀,楊牧在詩中的「我」極為明顯,他是一個性情的詩人,無論詩內的聲音是局外中或局外人,都不難看出楊牧浪漫行吟的心情,其詩句「我是北地忍不住的春天」更是抒情呼告的極至。

# 339


B

<阡陌>是女詩人林泠一首著名的小詩:「 你是縱的,我是橫的/你我平分了天體的四個方位//我們從來的地方來,打這兒經過/相遇。我們畢竟相遇/在這兒,四周是注滿了水的田隴 //有一隻鷺鷥停落,悄悄小立/而我們寧靜地寒暄,道著再見/以沉默相約,攀過那遠遠的兩個山頭遙望/(──一片純白的羽毛輕輕落下來──)//當一片羽毛落下,啊,那時/我們都希望──假如幸福也像一隻白鳥──/它曾悄悄下落。是的,我們希望/縱然它是長著翅膀……」此詩的主旨為何?

  1. 一首鄉土詩,描寫農村的優閒自在,並對生活充滿希望。
  2. 一首情詩,描寫一對戀人不期然而遇的心理活動。
  3. 探究生命無常的詩,鷺鷥為其象徵。
  4. 一首離別之作,道盡了依依不捨之情懷。

# 381


D

下列對女詩人的敘述,何者為「非」?

  1. 席慕蓉<一棵開花的樹>有物與人和一的情境。
  2. 敻虹的<水紋>最後以「遠去的船」「船邊的水紋」來表達微微之傷感。
  3. 蓉子的詩有種女性特有的情緒美,一種均衡與和諧的心象狀態的展露。
  4. 零雨的詩常常使人無法捉摸,向明曾評論說:「永遠有使你意想不到的怪招在詩中出現。」

# 382


D

大陸有所謂的「朦朧詩派」,下列對此描述何者為「非」?

  1. 「朦朧詩」的由來,是一位評論家寫<令人氣悶的「朦朧」>而定。
  2. 一九七八年底,創辦詩刊《今天》。
  3. 代表矇矓詩發生的徐敬亞,曾寫<崛起的詩群>,文中強調詩的「可見性」,主張「向人的內心世界進軍」,呼籲「全新的語言,全新的情感,甚至全新的原始構思」。
  4. 朦朧詩派代表之一的北島有一名作<一代人>:「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 575


C

鄭愁予〈卑亞南蕃社〉云: 我的妻子是樹,我也是的; 而我的妻子是架很好的紡織機, 松鼠的梭,紡著縹緲的雲, 在高處,她愛紡的就是那些雲。   而我,多希望我的職業 祇是敲打我懷裡的 小學堂的鐘, 因我已是這種年齡─ 啄木鳥立在我臂上的年齡 請問「我的妻是架很好的紡織機,松鼠的梭,紡著縹緲的雲」,意謂:

  1. 我的妻是天上織女,縹緲的雲彩就是她的作品
  2. 以我的妻的身軀做成的紡織機,織成的布好像天上的雲
  3. 形容松鼠在樹枝間跳躍如梭;白雲飄過枝椏,有如布匹一般
  4. 我的妻敏捷如松鼠,勤於紡績

# 576


C

請試著將夏宇〈甜蜜的復仇〉繼「把你的影子……」之後的語句,按合理 次序排列起來: 甲、風乾 乙、下酒 丙、加點鹽 丁、醃起來 戊、老的時候

  1. 甲丁乙戊丙
  2. 戊丙丁甲乙
  3. 丙丁甲戊乙
  4. 甲丙丁戊乙

# 577


C

下列詩句,何者不是以具體物象比喻抽象情緒?

  1. 我的寂寞是一條長蛇/靜靜地沒有言語
  2. 白髮的心事在燈下/起伏如滿滿一海峽風浪
  3. 我的妝鏡是一隻弓背的貓/不住底變換它底眼瞳
  4. 孤獨是一匹衰老的獸/潛伏在我亂石磊磊的心裡。

# 17

余光中於本書的序文,嘗以古今中外經典詩選的編輯體例,與本書比較。例如英國的《詩歌金庫》按四大代表性詩人各自獨領風騷的年代分做四卷,並在各卷中,以詩的感情與題材的逐漸變化,加以編排;《唐詩三百首》先按詩體做分類,再將各體中的作品依年代排列。本書的編集體例為何?你是否喜歡這種編排方式?原因為何?請嘗試從文學賞析、新詩的歷史脈絡爬梳等各種不同角度,分享你的看法。(字數限300字以上)

# 18

《新詩三百首》編者用心之處,乃文後皆附有詩作賞析。詩人向陽曾說:「詩,是語言的凝鍊、是生活的經驗、是生命的體現。」讀詩的過程,有如在美麗的文字森林裡,進行一場解碼遊戲,或因每個人對文字的掌握程度、或因個人的匠心獨具,都會導致一首詩在不同讀者身上,呈現出姿態各異的生命力。請分享你在《新詩三百首》中,異於評鑑者的觀點,選擇一至二首詩闡述之。可就詩人的文字運用、詩中隱喻的解讀等,作為立論方向。(字數限300字以上)

# 168

試從《新詩三百首》中選一首詩,模仿選集中評論詩的方式,解釋並評論這首詩的內涵與特色。(字數限300字以上)

# 169

在現代詩中,譬喻是相當重要的技巧,可以使抽象的形象瞬間活起來,並易於被讀者接收。如楊喚〈我是忙碌的〉:「直到有一天我死去/像尾魚睡眠於微笑的池沼」。淡瑩〈楚霸王〉:「 <span class="poem">行至烏江/他的臉/如初秋之花/一片一片墜下</span>」。請從《新詩三百首》中,舉兩個現代詩使用譬喻技巧的例子,並解釋譬喻在此兩例中產生的效果。(字數限300字以上)

# 170

古典詩講究格律,有字數、句數、平仄、押韻、對仗等要求,而現代詩在這方面則比較自由,有的作品句子、段落形式整齊,或是依然押韻,而大多數作品則是自由排列,也不押韻,因此可說是以「音樂性」為訴求,隨著詩人情緒的起伏波動,運用音樂性技巧(例如節奏、韻律、複沓等),自然而然的表現作品的情感。請從《新詩三百首》中,舉一首你認為富有音樂性的現代詩,分析其如何運用音樂性技巧,以及整首詩帶給你的感覺。(字數限300字以上)

# 221

詩壇三老之ㄧ的覃子豪,早期的詩觀為抒情的堅持,他認為:「詩的特徵,就是在於抒情,詩如果沒有抒情的成分,也就沒有了詩的本質。」你是否同意他的說法?若同意,請以一首詩分析詩中的抒情成分;若不同意,也請舉例之。(字數限三百字以上)

# 222

新詩系譜中,有所謂的「小詩」,多半是指十行以內的短詩。周作人先生曾寫過一篇「論小詩」之文,他說如果我們懷著愛惜這忙碌生活中,浮到心頭又復隨即消失的剎那間的感覺,想將它表現出來,小詩即最好的工具。你是否有喜歡的小詩呢?試著談談裡面乍現的思想情感,與帶給你的感觸。(字數限300字以上)

# 223

新詩的特色之一即「詩無定行,行無定字,詩句長短不齊」。而詩的斷行與否全由詩人根據詩的內容來決定,以達到強調的效果、感嘆或懸疑的張力,甚至歧義性,但一首好詩也應該講究全篇節奏的合諧,內容的暢達。請同學閱讀敻虹的名作<死>,試著分析其斷行之意義與效果。 <死> 輕輕的拈起帽子 要走 許多話,只 說: 來世,我還要 和 你 結婚 (字數限300字以上)

# 308

在李元貞編選的《紅得發紫:台灣現代女性詩選》導讀中,指出女詩人寫作除了女性經驗外,對國家、社會、文化、語言、族群、階級與自我內在的反思早已探索,然眾多傑出詩作,「女詩人是有意無意地善用了女性經驗」,產生出有別於男詩人的新鮮想像,例如陳秀喜的<覆葉>,便以自身母親的經驗,寫出「倘若 生命是一株樹/不是為著伸向天庭/只為了脆弱的嫩葉快快茁壯」同學試從詩選或詩集中挑選一至二首女詩人的作品,探討其「女性經驗」在詩中發揮的意義、象徵以及表現手法。(字數限300字以上)

# 309

詩是語言的藝術,法國象徵派施人梵樂希曾說:「我們不是用思想或情感寫詩,而是用語言。」會說用語言,因為思想和情感有時難免散漫且直接,若不經修飾紀錄下來,也不具備詩的條件。需經過藝術手法的提煉,化之為美感層次、具有張力的語言,才能稱之為詩的語言。請同學試著找一至多首自己喜歡的作品,分析其中語言的「藝術性」。(字數限300字以上)

# 310

羅智成有一名作《一支蠟燭在自己的光焰裡睡著了》(新詩三百首(下),p.765-797),從詩的脈絡來看,「蠟燭」在詩中顯然有多義性質,那可能象徵什麼?請試著賞析。(字數限300字以上)

# 519

臺灣現代詩的發展過程中,在50年代,曾有「橫的移植」與「縱的繼承」的路線之爭。前者指的是新詩創作應向西方學習,主張將詩植根於現代主義,重視知性,排斥情緒性的告白,此派詩人以紀弦、林泠、楊喚、鄭愁予為代表;後者則是指新詩應從自己固有的傳統中國古典文學中,汲取創作養分,詩風則傾向抒情,此派詩人以覃子豪、余光中、楊牧為代表。 時至今日,經過了半個世紀,根據你的觀察,你認為哪一路線較占上風?為甚麼?(字數限300字以上)

# 520

現代詩的意象往往隱晦而不易解讀,甚至讀者的理解與作者的本意亦不盡相同,這便產生了「誤讀」。請以讀本中所附任一首詩的解析,加上你自己從另一個角度的推想,比較兩者是否有「誤讀」的差距?你認為類似這樣的「誤讀」是否具有意義?為甚麼?(字數限300字以上)

# 521

大陸詩人顧城的名作〈一代人〉:「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請問你如何解析詩中的意象?這首詩帶給你什麼感覺,或是令你聯想到什麼?(字數限3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