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城》


# 58


B

唐曉芙可說是方鴻漸的夢中情人,方鴻漸曾對唐曉芙發動熱烈的追求,而唐曉芙也曾心動,他們既然兩情相悅,為何卻無法在一起?

  1. 方鴻漸自慚形穢
  2. 蘇文紈從中作梗
  3. 唐曉芙移情別戀
  4. 方遯翁弄巧成拙

# 59


A

方鴻漸在西方多所大學就讀,足跡遍及倫敦、巴黎、柏林等地。然而卻在父親等人的催促之下,只好搪塞一個假學歷,回中國應付了事。方鴻漸在學歷交易的過程裡,曾經考慮過數個國家的博士學位,最後他挑了哪一個國家的學位證明?

  1. 德國
  2. 英國
  3. 愛爾蘭
  4. 法國

# 60


C

趙辛楣原本是高松年校長眼前的紅人,也是方鴻漸的好朋友,為什麼他最後會黯然離開三閭大學?

  1. 他得罪了李梅亭
  2. 他愛上了孫柔嘉,卻遭到拒絕
  3. 他和汪太太的私情被發現了
  4. 他教學不力,學生反應不佳

# 229


D

下面何者不是《圍城》一書中著重描寫的宗旨之一?

  1. 婚姻好比是一座城,城外的人想擠進城內;城裏的人想逃出城外。
  2. 戰亂時期普遍瀰漫在知識分子內心的不安、恐懼和矯飾。
  3. 中國知識分子在接受西化過程中產生的自我嘲諷、揶揄和自卑的情結。
  4. 女人若想要得到愛情與婚姻,必須要用其心計與手段,以退為進或弱者求饒都是可以達到目的的方式。

# 230


A

下列哪一組人物是出現在《圍城》中的女性角色,何者全對?

  1. 蘇文紈、唐曉芙
  2. 孫柔嘉、鄭川嫦
  3. 吳翠遠、淳于敦鳳
  4. 言丹朱、蘇文紈

# 231


C

《圍城》中,有兩位留洋的知識分子是透過愛爾蘭人買博士學歷的冒牌貨,哪一個組合全對?

  1. 陸子瀟、李梅亭
  2. 方鴻漸、趙辛楣
  3. 韓學愈、方鴻漸
  4. 李梅亭、曹元朗

# 314


C

以下何者,非《圍城》主角方鴻漸在三閭大學任教時的同事?

  1. 陸子瀟
  2. 李梅亭
  3. 曹元朗
  4. 顧爾謙

# 315


A

以下何者,為促成方鴻漸與孫柔嘉最後走入婚姻「圍城」的直接原因?

  1. 方家因戰亂破產,方鴻漸急欲尋得富裕的女方成婚,以利方家財務周轉
  2. 三閭大學同事合伙排擠方鴻漸,後者在校內恩怨鬥爭中甚感孤立
  3. 孫柔嘉捏造事實,設計輿論壓力,迫使方鴻漸當眾承認並不存在的戀愛關係及婚約
  4. 唐曉芙的離去造成方鴻漸在男女情感上的空洞,這多少由孫柔嘉遞補

# 316


C

以下何者,不是導致方鴻漸與孫柔嘉成婚後感情逐漸惡化的原因?

  1. 孫柔嘉不喜方父遯翁愛管閒事的舊派作風,及方鴻漸弟媳們對她的敵意
  2. 方鴻漸不喜孫柔嘉姑母陸太太對柔嘉的絕對影響力,及對自己的蔑視態度
  3. 方鴻漸從三閭回上海的途中,在香港遇見另一曾迷戀他的女子蘇文紈,兩人重修舊好,暗通款曲
  4. 孫柔嘉怨怒方鴻漸不肯配合她希望他在上海任職的願望,反而向她素無好感的趙辛楣求助

# 448


B

《圍城》中最著名的一句話:「結婚彷彿被圍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城裡的人想逃出來。」請問是出自小說中誰之口?

  1. 唐曉芙
  2. 蘇文紈
  3. 方鴻漸
  4. 趙辛楣

# 449


D

《圍城》中,方鴻漸與孫柔嘉並未一同到過下列哪個城市?

  1. 上海
  2. 香港
  3. 湖南
  4. 重慶

# 450


C

請問《圍城》主人翁方鴻漸的博士學位最後是怎麼得到的?

  1. ???? 雇了槍手代作論文,得到倫敦大學的博士學位
  2. ????? 就近到了漢堡混了六個月,得到漢堡大學的博士學位
  3. ????? 總共花了四十元美金,得到紐約克萊登大學的博士學位
  4. ???? 寄了一萬字論文以及美金五百元,得到紐約聯合大學的博士學位

# 451


D

餐桌是中國人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場合,《圍城》第三章描寫趙辛楣請客一段,寫得妙趣橫生,如在目前。下列關於這場飯局參與者的描述,何者正確?

  1. 方鴻漸企圖使趙辛楣在蘇文紈面前出醜,反而弄巧成拙
  2. 董斜川善作新詩,是「新月派」詩人
  3. 褚慎明精研數理邏輯,學術造詣極受羅素稱賞
  4. 蘇文紈在這次席間,道出了「婚姻彷彿圍城」的比喻

# 452


A

在《圍城》中,錢鍾書藉描寫一群知識份子前往三閭大學路上的種種波折,既充分傳達抗戰時期內地生活的艱辛、諷刺眾人在困厄下展現的真實面目,也為本書增添不少趣味。試問下列何者「不屬」方鴻漸等人在這趟旅程裡遭遇的困難?

  1. 路上有潰兵打劫錢袋
  2. 旅社環境不潔,床鋪上有蚤蝨,風肉裡有蛆蟲
  3. 不易購買公路車票,只得求助軍營營長
  4. 缺少鋪保,險些無法領取學校旅費

# 453


C

《圍城》主角方鴻漸遭遇的種種困境,也包括返國後謀職的不順利。他在書中曾在多種單位工作,但均為時不久,下列何者「並非」其中之一?

  1. 點金銀行
  2. 國立三閭大學
  3. 戰時物資委員會
  4. 華美新聞社

# 593


C

優秀的小說不直言人物的性格,而是從人物在事件的發展中客觀的呈現。關於書中的情節,下列何者對主角方鴻漸性格的的形容「不正確」?

  1. 方鴻漸在前往三閭大學的途中,每每遇到挫折便懊悔為何不留在上海,揭露其舉棋不定,容易反悔的性格。
  2. 面對蘇文紈的有意示好,方鴻漸卻在蘇、唐兩人之中猶豫不定,展現其優柔寡斷的性格。
  3. 在高松年校長不予續聘方鴻漸的決定之下,方鴻漸的離開顯示其從容大方的一面。
  4. 方鴻漸在國外遊學數年,迫於家中壓力,卻只能買得「克萊登大學」的博士學位以搪塞,顯示其怠惰卻有小聰明的投機性格。

# 594


B

在故事的中後段,孫柔嘉和方鴻漸的關係愈顯重要,而關於方鴻漸與孫柔嘉的互動何者「正確」?

  1. 方鴻漸於客船上首次見到孫柔嘉時,就對她有一見鍾情之感。
  2. 方鴻漸耳聞陸子瀟對於孫柔嘉的百般追求,自己雖然不愛孫柔嘉,但也感到心痛與醋意,遂逐漸種下對孫柔嘉的情愫。
  3. 方鴻漸好友趙辛楣和孫柔嘉之間看似交好,卻存在著嫌隙。但這不影響孫柔嘉和方鴻漸婚後的相處。
  4. 孫柔嘉姑母對於方鴻漸有諸多怨言,但在孫柔嘉的調解之下,彼此的嫌隙最終也渙然冰釋。

# 595


D

錢鍾書以將近兩年(1944-1946)的時間完成《圍城》,也是其現存唯一的一部長篇小說。討論《圍城》者皆不能迴避時代性與此書的關係。針對全書的創作背景與故事情節的聯繫,下列何者錯誤?

  1. 方鴻漸等人前往三閭大學途中一波三折,幾經變卦,此番書寫可能本於錢鍾書在抗戰中流離的真實經驗。
  2. 方鴻漸花錢購買「克萊登大學」博士證書,甫回國即受各方重視,顯示當時一味崇洋、文憑主義的迷思。
  3. 三閭大學不乏魚目混珠於學術界之騙子,如韓學愈以虛構的學位任歷史系主任,反映錢鍾書對學術界亂象的不滿。
  4. 為真實反映時人心態、時代風氣,故事主要角色皆為作者身邊的真實人物,如方鴻漸、趙辛楣、蘇文紈即是。

# 41

《圍城》的男主角方鴻漸是個性格複雜、難以令人一言以蔽之的人物。他有鄉愿、懦弱的一面,卻沒有害人的壞心腸;他好面子、愛逞強,但也確實在面對婚姻生活時作出了一些令人佩服的自我犧牲。你對這樣的一個人物有何評價?他的個性和經歷呈現了哪些普遍的人性弱點或生命困境?(字數限300字以上)

# 42

《圍城》的評價很兩極。有人認為這本小說凸顯了作者錢鍾書的超人機智與豐富的才學,卻使得讀者把握不到全書主題、忽略情節又忘記人物性格,甚至讀完整本書後只記得錢鍾書的幽默風趣。但也有人認為《圍城》是中國近代文學裡最有趣、最用心經營、並且可能是最偉大的一部作品,因為《圍城》有統一的結構,連貫而精準的人物描寫(譬如方鴻漸一直都是怯懦的人),並且能捕捉到善良而不切實際的主角在旅途中,彷彿喜劇一般的、充滿諷刺的旅程。這兩個極端評價,何者較接近你對《圍城》的看法?此書對你最具吸引力的地方是什麼?(字數限300字以上)

# 80

1、 請閱讀錢鍾書在《圍城》第三章的開頭對上海春景的描述。一般來說,文學作品描述春景時,習見的情形是:謳歌春的降臨、讚頌春的氣息、以及歌詠春的魔力。然而,錢鍾書對上海的春天做了哪些異於傳統的譬喻?而這些譬喻,又與《圍城》書中所要傳達的主題有何關聯?(字數限300字以上)

# 81

《圍城》對書中人物的描述,往往不吝於揭露他們性格中平凡、瑣碎,甚至是猥瑣卑劣的 面向;不過,唐曉芙是個難得的例外。在書中,她被稱讚為「真正的女孩子」。試問:為 什麼唐曉芙是「真正的女孩子」?而相對於「真正的女孩子」的稀少,社會上充斥的又是 什麼樣的女孩子呢?請就《圍城》全書意旨作答。(字數限300字以上)

# 82

閱讀《圍城》時,我們看到了人物在處理人生問題時的困境。藉由人物的自我剖析,我們 理解他們的掙扎,也目睹他們在面對難題時的進退兩難。方鴻漸就曾經以「道義上的懦夫」 一語形容自己的處境。試問:方鴻漸面臨了什麼困難,何以這樣調侃自己?你認為這個詞, 能夠恰如其分地形容他這個人嗎?(字數限300字以上)

# 253

「圍城」這一意象在《圍城》中究竟象徵著哪些人生的困境?請按你的理解,賞析「圍城」的象徵意義(至少兩種),並引用《圍城》中的關鍵文句或內容片段,以為佐證。(字數限300字以上)

# 254

錢鍾書在《圍城》中發揮了「哲思」和「幽默」的高度功力,竭盡嘻笑怒罵、冷嘲熱諷之能事,使此書讀來機趣橫生,令人不斷發噱之同時,亦倍感人生粘滯、人性墮落的悲哀。請你舉出兩個既富「哲思」又含「幽默」意趣的片段,分析錢鍾書如何借此表現他對人生、人性和人類的反思。(字數限300字以上)

# 255

如果你是方鴻漸,你會從哪些可能方法入手,改變自己逐漸陷入種種「圍城」的命運?請配合《圍城》故事的具體時地、人物、事件等框架,舉出至少兩種「突圍」的可能方法。(字數限300字以上)

# 375

小說《圍城》中,除了家喻戶曉的名言:「婚姻彷彿被圍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城內的人想逃出來」外,尚有一席論述︰「現在想想結婚以前把戀愛看得那樣鄭重,真是幼稚。老實說,不管你跟誰結婚,結婚以後,你發現你娶的不是原來的人,換了另外一個。早知道這樣,結婚以前那種追求、戀愛等等,全可以省掉。談戀愛的時候,雙方本相全收斂起來,到結婚還沒有彼此認清,倒是老式結婚乾脆,索性結婚以前,誰也不認得誰。」對於婚姻,作者採取怎樣的觀點來構作這部小說?試從說媒、自由戀愛、大家庭等等面向加以詮解,亦可從方鴻漸、孫柔嘉 蘇文紈、趙辛楣等角色的視角切入說明。(字數限300字以上)

# 376

《圍城》中有這麼一段文字:「鴻漸為哈巴狗而發的感慨,一半是真的。正像他去年懊悔到內地,他現在懊悔聽了柔嘉的話回上海。在小鄉鎮時,他怕人家傾軋,到了大都市,他又恨人家冷淡,倒覺得傾軋還是瞧得起自己的表示。就是條微生蟲,也沾沾自喜,希望有人擱它在顯微鏡下放大了看的。擁擠裡的孤寂,熱鬧裡的淒涼,使他像許多住在這孤島上的人,心靈也仿佛一個無湊畔的孤島。」你認為方鴻漸何以會生出這樣的感受?而「孤島」指的又是什麼呢?試以己意說明之。(字數限300字以上)

# 377

《圍城》此部小說針對一行人從上海到平成的旅途遭遇著墨頗多,看似瑣碎、日常的經歷,似乎蘊含深意,而人物對話更是小說中的精華,貫串全書。請問這樣日常、瑣碎的生活描寫與人物對話在《圍城》中發揮了什麼樣的效果?請試以書中情節加以分析。(字數限300字以上)

# 378

《圍城》常被譽為民國時代的《儒林外史》,是一部生動刻畫知識份子百態的諷刺小說。試說明讀後對小說中的哪個角色印象最為深刻?作者意欲藉著這個人物傳達何種諷刺?你對此有何評價?(字數限300字以上)

# 379

西學的傳入無疑為近現代中國帶來鋪天蓋地的巨變,這一點在《圍城》裡也展露得淋漓盡致。試析論小說中各類人物如何面對西方文化、學術帶來的影響,以及作者對此抱持的觀點。(字數限300字以上)

# 380

在《圍城》最後一章中,方鴻漸家祖傳的一只老式自鳴鐘屢次被提及,整部小說亦作結在「這個時間落伍的計時器無意中對人生包涵的諷刺和悵惘,深於一切語言,一切啼笑。」這只鐘在故事裡顯然具有重要作用,試問它象徵著什麼?(字數限300字以上)

# 537

《圍城》一書除了方鴻漸、趙辛楣、蘇文紈等海外歸國,接受新式西方思想的知識分子之外,也有傳統教育、科舉制度出身的舊式知識分子,方鴻漸的父親方遯翁可作為代表。從作者描摹方遯翁的人格特質、立身處世來看,錢鍾書可能是要諷刺或揭露舊式文人的何種面目?(字數限300字以上)

# 538

在《圍城》一書中,方鴻漸的情感分別糾葛於鮑小姐、蘇文紈、唐曉芙、孫柔嘉四人當中,請從方鴻漸與諸位女子之間的互動上,深入地分析方鴻漸的個性及其愛情觀。(字數限300字以上)

# 539

作者錢鍾書先生的夫人楊絳女士認為「圍城」理論就是:「圍在城裡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對婚姻也罷,職業也罷,人生的願望大都如此。」「圍城」理論在方鴻漸的事業上如何體現?請舉實例詳細討論之。(字數限3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