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


# 6


A

在《莊子˙知北遊》中,知問了三個人有關「道」的問題:「何思何慮則知道?何處何服則安道?何從何道則得道?」,無為謂聽了「不知答」,狂屈聽了之後好像想起什麼又忘了:「唉!予知之,將語若,中欲言,中欲言而忘其所欲言。」黃帝則相當適切地回答知說:「无思无慮始知道,无處无服始安道,无從无道始得道。」請問在莊子的想法中,誰的境界最高?

  1. 無為謂
  2. 狂屈
  3. 黃帝

# 7


B

在《莊子》一書中,出現了許多技藝超群的人物,像大家最熟悉的「庖丁解牛」故事中的庖丁,請問下列出現在《莊子˙達生》的人物中,何者不是此種技藝超群的人物?

  1. 梓慶。
  2. 孫休。
  3. 痀僂丈人。
  4. 紀渻子。

# 8


A

生於戰國時代的莊子,強調要「自然無為」,認為凡事若能順其自然,不強行妄為,社會自然能趨於安定。請問下列所舉的例子中,何者符合「自然無為」的態度?

  1. 鳧脛雖短,續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則悲。故性長非所斷,性短非所續,無所去憂也。〈駢拇〉
  2. 及至伯樂,曰:「我善治馬。」燒之,剔之,刻之,雒之。連之以羈馽,編之以皁棧,馬之死者十二三矣;飢之,渴之,馳之,驟之,整之,齊之,前有橛飾之患,而後有鞭筴之威,而馬之死者已過半矣!〈馬蹄〉
  3. 昔者,海鳥止於魯郊。魯侯御而觴之於廟,奏「九韶」以為樂,具太牢以為膳。鳥乃眩視憂悲,不敢食一臠,不敢飲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養鳥也,非以鳥養養鳥也。〈至樂〉
  4. 南海之帝為儵,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渾沌。儵與忽時相遇於渾沌之地,渾沌待之甚善。儵與忽謀報渾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日鑿一竅,七日而渾沌死。〈應帝王〉

# 111


C

下列關於《莊子‧逍遙遊》的思想之敘述,何者錯誤?

  1. 莊子藉「魚化為鳥」的情節,說明物化的齊物思想。
  2. 莊子認為「逍遙」的關鍵在於能否「無待」。
  3. 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已達逍遙之境。
  4. 不中繩墨、看似無用的樗樹,實有其能安養天年的大用。

# 112


A

《莊子‧齊物論》曰:「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胡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請問何者最接近此一寓言的義涵:

  1. 人生如夢
  2. 醉生夢死
  3. 身不由己
  4. 自得其樂

# 113


C

《莊子‧齊物論》曰:「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胡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請問「周與胡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乃意謂:

  1. 人與萬物沒有分別,一切分別皆如虛妄之夢
  2. 人與萬物沒有分別,只是在名稱上有所不同
  3. 人與萬物有所分別,但亦可互相流通轉化
  4. 人與萬物有所分別,故不能相通;萬物彼此之間才能相通。

# 114


D

以下哪一種生活方式,不是莊子所提倡的?

  1. 聽任自然
  2. 隨遇而安
  3. 大而化之
  4. 夙夜匪懈

# 115


B

逍遙遊中的「鯤化為鵬」其中寓意,以下何者形容不正確?

  1. 提升境界
  2. 物有物性
  3. 至大之域
  4. 生命層次的蛻變

# 116


C

以下何者非出自《莊子》中的故事?

  1. 井底之蛙
  2. 朝三暮四
  3. 愚公移山
  4. 濠梁之辨

# 117


C

在《莊子》一書中,下列那個篇章無法找到關於莊子對於孔子的相關評論?

  1. 〈齊物論〉
  2. 〈天運篇〉
  3. 〈養生主〉
  4. 〈漁父篇〉

# 118


B

在《莊子》一書中,莊子關於最高主體的相關描述中,所謂的「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的論述,當是哪一篇章的內容?

  1. 〈養生主〉
  2. 〈逍遙遊〉
  3. 〈齊物論〉
  4. 〈大宗師〉

# 119


D

在《莊子》一書中,下列何者沒有關於「女子」相關主題的描述?

  1. 〈盜跖篇〉
  2. 〈則陽篇〉
  3. 〈天運篇〉
  4. 〈逍遙遊〉

# 262


B

無論是儒家或道家皆有工夫以使生命昇華,達至理想人格的生命境界。以下何者非莊子書中所揭示的工夫論?

  1. 心齋
  2. 格物
  3. 坐忘
  4. 離形去知

# 349


B

下列對莊子思想的描述何者有誤:

  1. 追求物我兩忘境界。
  2. 追求我法兩空境界。
  3. 追求無終始、外死生境界。
  4. 追求齊物我、與物為一境界。

# 350


A

下列對莊子思想的描述,請選出適當答案:

  1. 莊子有追求自由的思想傾向。
  2. 莊子思想傾向於好死而惡生。
  3. 莊子否定世界的存在價值。
  4. 莊子鄙薄禮制,因為禮制不利平民。

# 351


D

下列選項何者非〈應帝王〉篇渾沌鑿竅故事的主要寓意:

  1. 政繁則民擾。
  2. 對生命本然素樸之價值的呼籲。
  3. 理想的世界存在狀態為物我渾沌無別。
  4. 儵、忽二帝技藝尚未進於游刃有餘之道境。

# 352


D

在〈天地〉篇黃帝求玄珠的寓言中,《莊子》認為體道的方式為何:

  1. 氣力。
  2. 眼目。
  3. 智識。
  4. 無心。

# 353


D

下列選項,何者不屬於《莊子》〈逍遙遊〉中對體道者境界的描述:

  1. 之人也,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熱。
  2. 乘天地之正,御六氣之辨,以遊無窮。
  3. 無己、無功、無名。
  4. 配神明,醇天地,育萬物,和天下,澤及百姓,明於本數,係於末度,六通四辟,小大精粗,其運無乎不在。

# 354


B

下列選項中,何者不是〈齊物論〉的思想宗旨:

  1. 泯除對待。
  2. 至樂無樂。
  3. 契道忘我。
  4. 與物為一。

# 530


D

下列對「氣」的論述,何者與《莊子》主張為近:

  1. 人當擴培自身的浩然之氣。
  2. 人當學習吐納導引以養壽。
  3. 陰陽合而五行生,五行合而萬物成。
  4. 萬物之生死是氣聚散變化的結果。

# 531


D

下列名論主張,何者與《莊子》對話語系統之態度相關:

  1. 以名正實。
  2. 按實定名。
  3. 專決於名。
  4. 解放名言。

# 532


A

下列何者比較可能是莊子對人性修養工夫的追求:

  1. 求返於心性原初之渾淪無識狀態。
  2. 注重外在教化對人性的引導作用。
  3. 注重發見自身本有的善性並加擴充。
  4. 強調心性本自圓足,以工夫修養為糟粕。

# 533


D

先秦諸子思想百家爭鳴,各放異彩。但無論是儒家、道家,皆各有思想所對應的「聖人」觀念。因此,探討諸子對「聖人」境界的描述,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各家思想的核心要旨,以及其人對生命境界、理想人格的看法。職此,請細思下列有關「聖人」的討論,依照你對莊子的理解,選出何者當為莊子心目中理想聖人的樣態?

  1. 聖人化性而起偽,偽起而生禮義,禮義生而制法度;然則禮義法度者,是聖人之所生也。
  2. 聖人之治民,度於本,不從其欲,期於利民而已。故其與之刑,非所以惡民,愛之本也。
  3. 小人則以身殉利,士則以身殉名,大夫則以身殉家,聖人則以身殉天下。
  4. 聖人處物不傷物。不傷物者,物亦不能傷也。唯無所傷者,為能與人相將迎。

# 534


B

下列選項皆出於《莊子》一書之中,請分析下列四段文字旨趣,根據你對莊子的理解,分析以下何者表現莊子謹慎行於世間的處世態度:

  1. 莊子與惠子遊於濠梁之上。莊子曰:「鯈魚出遊從容,是魚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
  2. 顏闔將傅衛靈公太子,而問於蘧伯玉。蘧伯玉曰:「彼且為嬰兒,亦與之為嬰兒;彼且為無町畦,亦與之為無町畦;彼且為無崖,亦與之為無崖。達之,入於無疵。」
  3. 北冥有魚,其名曰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
  4. 南海之帝為儵,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渾沌。儵與忽時相下遇於渾沌之地,渾沌待之甚善。儵與忽謀報渾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嘗試鑿之。」日鑿一竅,七日而渾沌死。

# 535


C

莊子在〈人間世〉首段中藉由顏回請行問於孔子一事,說明了人遊走於艱難險阻的世道中,應當如何自處、處人的智慧。也透過此篇讓我們了解,莊子一書,並非是全然逃避人間,僅以隱者自了,而是謹慎且小心的面對人間種種難題,給予相應的關懷。以下何者為莊子所認為最適切的處世之道?

  1. 端而虛,勉而一。
  2. 內直而外曲,成而上比。內直者,與天為徒;外曲者,與人為徒。
  3. 虛而待物,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
  4. 有人於此,嚮疾強梁,物徹疏明,學道不勌。

# 7

莊子在〈寓言〉篇中說:「寓言十九,重言十七,?言日出,和以天倪。」在〈天下〉篇中則說:「以天下為沉濁,不可與莊語,以?言為曼衍,以重言為真,以寓言為廣。」 姑且不論〈寓言〉、〈天下〉二篇是否為莊子本人自作,《莊子》書中善用寓言、重言、?言則為大家所肯定。究竟何謂寓言、重言、?言?莊子為什麼要藉由這樣的方式來闡述他的道理、學說?請以《莊子》書中內容為例,提出你的想法與見解。(字數限300字以上)

# 8

〈齊物論〉云:「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遽遽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蝴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莊周夢蝶的意象,成了中國文學中最重要的「夢」的意象,但這則短短的寓言,卻放在大篇論說文〈齊物論〉的最後面,似乎有總結整篇文章思想的作用;請你闡發這則寓言的可能寓意,以及這則寓言與莊子「齊物」思想的關係?(字數限300字以上)

# 165

先秦本無學派之分,亦無「道家學派」的名實內容,而至司馬遷《史記》將老莊申韓合傳,再衍流至班固《漢書‧藝文志》分劃學派成員,「道家」之流,大抵確立。如此,吾人可說學派之歸屬,乃是漢人之眼光,而非先秦之本有。漢人對莊子的理解,可從司馬遷《老莊申韓列傳》中窺見: 莊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嘗為蒙漆園吏,與梁惠王、齊宣王同時。其學無所不窺,然其要本歸於老子之言。故其著書十餘萬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漁父》、《盜蹠》、《胠篋》,以詆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術。《畏累虛》、《亢桑子》之屬,皆空語無事實。然善屬書離辭,指事類情,用剽剝儒、墨,雖當世宿學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適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此短短數行,透露了許多訊息,請細看此段原文,分析並整理漢人對莊子的理解,是否有此一時代的特殊詮釋,若有的話請舉例具體說明,並論述此說之恰切與否。(字數限300字以上)

# 166

莊子內七篇中,屢次提及孔子。《人間世》之外,就屬《德充符》為多,其形象顯明可見。非但沒有詆毀之意,反而處處流露尊敬讚嘆之感。如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所說:「他對孔子之人格德性之境界,則亦多推崇,如就莊子內篇而言,則如〈人間世〉、〈德充符〉、〈大宗師〉諸篇,對孔子與其弟子顏淵等之人格德行之境界,皆備加稱道。莊子之學與顏回之學,明有相契之處。」請論述你對莊子的理解,並仔細思索莊子內七篇中與孔子的相應處,試舉例以證之。(如果你反對此論點,也舉例說明自身想法)(字數限300字以上)

# 167

3、《莊子》一書,瑰詭絢麗,變化莫測。尤以內七〈齊物論〉一篇,號稱難讀。而〈齊物論〉篇末以「莊周夢蝶」而終,乃為一提點全文義理的關鍵展演。請思索夢蝶之喻如何透顯齊物之理趣,其「不知與知」、「夢覺」、「物化」之間的次第與映照,又有什麼樣的含意?試詳加申釋。(字數限300字以上) <span class="poem">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蝴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莊子·齊物論》)</span>

# 199

莊子與其友惠施好論辯,而最著名的當以莊惠二人的「濠梁之辯」。這則寓言前人多有所解,無非「莊子勝」、「惠子勝」、「無勝負」、「兩說並立」四種解釋,可見語言的多義性與歧異性帶給讀者閱讀上的困境。以下請試讀《莊子‧秋水篇》原文,申述自身觀感與見解,再評述二人之是非。 莊子與惠子遊於濠梁之上。莊子曰:「鯈魚出遊從容,是魚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雲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字數限300字以上)

# 200

〈齊物論〉首段乃是一奇特且富含深意的景象,由南郭子綦與顏成子游之對話而展開,為進入文本前的提示。請細讀以下原文,試從幾個發想著眼,顏成子游的質疑與困惑何在?南郭子所展現的「體道者」一別以往的身體形象,此中之表達,必有一深邃的洞見。請思考這特殊寓言形象與「吾喪我」的關連性,及其提供展開齊物胸懷之理據何在。 南郭子綦隱机而坐,仰天而噓,荅焉似喪其耦。顏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隱机者,非昔之隱机者也?」」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問之也!今者吾喪我,汝知之乎?女聞人籟而未聞地籟,女聞地籟而未聞天籟夫!」(字數限300字以上)

# 201

《莊子‧逍遙遊》一篇圓融灑落,展現莊子對精神自由的蘄向,可謂莊子哲學的總綱。有關〈逍遙遊〉起首「大鵬怒飛」,以至「二蟲笑之」一大段,是吾人釐清如何達至「逍遙」的關鍵所在。王邦雄先生提點重要問題如下:「此段論辯主要在大鵬怒飛是否即為莊子的自喻,是否可堪代表莊子哲學的最高理境?由此引發的論題有三:一、大鵬怒飛是有待還是無待,二逍遙是至足,還是自足?三是大鵬逍遙,還是蜩鳩?在小大之間,到底是小不如大還是大不如小,或者是小大如一?」請精讀原文,試答上述問題。 北冥有魚,其名曰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搏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而後乃今培風;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後乃今將圖南。   蜩與鷽鳩笑之曰:「我決起而飛,槍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之二蟲又何知! (字數限300字以上)

# 281

請就〈齊物論〉「莊周夢蝶」與〈大宗師〉「子輿縣解」寓言,說明何謂「物化」、何謂「縣解」?又莊子透過「物化」、「縣解」所欲破除之執著與達到之境界為何?(字數限300字以上)

# 282

莊子思想偏重於內聖之學、生命境界的建構。有人指莊子「以自我為中心,矜己而卑人,對人是冷酷的」、「莊周一派的思想,總是以不屑之意待人,輕世絕俗。」(蒙文通語。) 說《莊子》一書是「放者」之所為。(胡樸安語。案:所謂「放者」之思想特色即:「絕去禮學,兼棄仁義,曰獨任清虛可以為治。」) 也有人謂莊子「非避世者,乃入俗而超俗者也」,其行為是「入世而超世」,並非避世、為我。(王叔岷語。) 關於這種對反的觀點,您有什麼看法呢?請回答下列問題:一、莊子於內聖之學的建構中是否也開展或表現了他的社會關懷?二、莊子在社會關懷議題下所表現的具體態度及提出的觀點為何?請舉例說明。(字數限300字以上)

# 283

《莊子》〈天下〉篇曾提出「內聖外王」的命題,並由此而對諸子百家展開評判。請連結於本篇對各家思想的評判,說明在〈天下〉篇作者心目中,「內聖外王」的具體內涵為何。(字數限300字以上)

# 284

先秦時期各家思想常有治身之道通往治國之道的命題。在《莊子》中,「身─國」觀念曾被表述為:「道之真以治身,其緒餘以為國家,其土苴以治天下。由此觀之,帝王之功,聖人之餘事也,非所以完身養生也。」(〈讓王〉) 此為事例之一。請試就所知,舉例說明《莊子》書中的「身─國」思想,並說明它的獨特性何在。(字數限300字以上)

# 285

「自然」與「人為」在《莊子》思想中常被作為一種對列的命題,如〈秋水〉曾言:「牛馬四足,是謂天;落馬首,穿牛鼻,是謂人。故曰:無以人滅天,無以故滅命,無以得殉名。謹守而勿失,是謂反其真。」將這套觀念放置於社會建構上,同樣可以發現「宇宙秩序」與「人文秩序」在《莊》書中有對列現象。請就此「自然─人為」之架構,嘗試舉例並說明莊子對理想社會的主張。(字數限300字以上)

# 441

〈齊物論〉開篇記南郭子綦回應顏成子游所提出的何以心形如槁木死灰的問題。請看過底下引文後,嘗試回答下列問題:一、「喪我」與「三籟」的內在連結關係為何?二、「三籟」的意義為何?(字數限300字以上) 南郭子綦隱几而坐,仰天而噓,嗒焉似喪其耦。顏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隱几者,非昔之隱几者也。」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問之也!今者吾喪我,汝知之乎?女聞人籟而未聞地籟,女聞地籟而未聞天籟夫!」子游曰:「敢問其方。」子綦曰:「夫大塊噫氣,其名為風。是唯无作,作則萬竅怒呺。而獨不聞之翏翏乎?山林之畏佳,大木百圍之竅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宎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隨者唱喁。泠風則小和,飄風則大和,厲風濟則眾竅為虛。而獨不見之調調、之刁刁乎?」子游曰:「地籟則眾竅是已,人籟則比竹是已。敢問天籟。」子綦曰:「夫吹萬不同,而使其自已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誰邪!」

# 465

〈大宗師〉篇提到:「有真人而後有真知。」《莊子》書中藉由卮言、重言、寓言談到這個議題者不只一處。試就所知,舉出書中一則事例, (簡明交代所指即可,如:〈天地〉「黃帝求玄珠」寓言,無須臚列原文。) 並依此深入闡述莊子所謂「真人」與「真知」為何指。(字數限300字以上)

# 466

《莊子》〈天下〉篇將老、莊分別而論,與今日人們普遍以老莊連言的認識頗不相應,反映出作者並未把二者逕視為同一學脈的前後相承。請就〈天下〉篇為根據,並參酌全書宗旨,說明莊子所異同於老子思想者為何。(字數限300字以上)

# 467

今本《莊子》分內、外、雜篇,其中內七篇的排列次第依序為:〈逍遙遊〉、〈齊物論〉、〈養生主〉、〈人間世〉、〈德充符〉、〈大宗師〉、〈應帝王〉。請就議題與理路的遞進角度來思考,您認為此一排列次序是否合理,試分析之;若不合理,則當如何排列為宜,亦請詳為說明。(字數限300字以上)

# 468

〈齊物論〉首段乃是一奇特且富含深意的景象,由南郭子綦與顏成子游之對話而展開,為一進入文本前的心靈提示。請細讀以下原文,試從幾個發想著眼,顏成子游的質疑與困惑何在?而這樣的「體道形象」與「吾喪我」工夫的關連何在,為什麼齊物開首需要揭示一「喪我」的工夫前提?其中的「吾」與「我」又分別對應何者?(字數限300字以上) 南郭子綦隱机而坐,仰天而噓,荅焉似喪其耦。顏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隱机者,非昔之隱机者也?」」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問之也!今者吾喪我,汝知之乎?女聞人籟而未聞地籟,女聞地籟而未聞天籟夫!」

# 469

請閱讀下列原文,說明莊子在〈養生主〉中藉「庖丁解牛」的故事傳達何種旨趣?庖丁的「以技進道」,「技」與「道」分別所指為何?並解釋為何文惠君聽完,會讚嘆:「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字數限300字以上)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嚮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文惠君曰:「譆!善哉!技蓋至此乎?」庖丁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全牛者。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導大窾,因其固然,枝經肯綮之未嘗微礙,而況大軱乎!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於硎。彼節者有閒,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閒,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雖然,每至於族,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動刀甚微,謋然已解,牛不知其死也,如土委地。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

# 470

在莊子內七篇中,常以首段的具體物象譬喻體道的精神化境,漢學家愛蓮心認為,這是莊子的特殊筆法,使讀者能藉著第一眼閱讀的印象,如鑰匙般開啟全幅心靈轉化的能力。因此,如何解讀莊子文章裡的寓言形象特為重要。如《莊子‧逍遙遊》開篇,即是一寬廣的「大鵬怒飛」之形貌,傳遞出莊子對精神自由的蘄向,可謂是莊子哲學的總綱。請試述逍遙遊首段與全篇結構的關係,並依照你對莊子學說的理解,說明你閱讀此段所感受的精神體悟。(字數限300字以上) 北冥有魚,其名曰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