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A
請問下列關於《世說新語》的敘述,何者完全正確?
- 〈雅量〉篇多是記載在非常狀況之下仍能泰然自若的人物事跡。
- 藉由《世說新語》,我們可了解魏晉時代庶民生活的情形。
- 「竹林七賢」一詞出於〈任誕〉篇,竹林七賢是:阮籍、嵇康、山濤、向秀、劉伶、王弼、阮咸。
- 我們也可由《世說新語》看到當時的文學現象,比如田園詩的風行。
請問下列關於《世說新語》的敘述,何者完全正確?
請問下列關於《世說新語》的敘述,何者有誤?
請問要了解下列哪一位歷史人物,不宜查閱《世說新語》?
《世說新語‧任誕》中記載:「阮步兵喪母,裴令公往弔之。阮方醉,散髮坐?,箕踞不哭。裴至,下席於地,哭弔喭畢,便去。或問裴:『凡弔,主人哭,客乃為禮。阮既不哭,君何為哭?』裴曰:『阮方外之人,故不崇禮制;我輩俗中人,故以儀軌自居。』時人嘆為兩得其中。」,請問下列對此段文字的解讀,何者正確:
《世說新語‧容止》曰:「王夷甫容貌整麗,妙於談玄,恒捉白玉柄麈尾,與手都無分別。」,又曰:「何平叔美姿儀,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與熱湯餅。既噉,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轉皎然。」,請問對上述文字的解讀,何者錯誤:
《世說新語‧傷逝》中記載:「王戎喪兒萬子,山簡往省之,王悲不自勝。簡曰:『孩抱中物,何至於此?』王曰:『聖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鍾,正在我輩。』簡服其言,更為之慟。」,請問下列對此段文字的解讀,何者錯誤:
在《世說新語》中,有關於「妒婦」形象的資料,無法從下列那個故事內容中可以找到?
下列《世說新語》故事中,何者是有關於女子「不守禮法」的故事?
下列《世說新語》故事中,何者不是描述關於女子「剛介氣節」的故事?
後代閱讀《世說新語》者,得力於《世說新語注》甚多,實乃重要的參考書,故清代《四庫全書總目》曾稱許《世說新語注》為中古「四大名注」之一。請在下列各項中,選出一項對《世說新語注》之介紹有誤者。
《世說新語》中記載了漢末至劉宋之際大量「人物品鑑」的案例。下列哪一位東漢末年人,曾被時人(有喬玄及許劭二說)品鑑為「亂世之英雄,治世之姦賊」(另一說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姦雄」)?
《世說新語》中也記載了漢末至劉宋之際「清談」(或稱「清言」、「談玄」、「談義」、「共談」、「講論」等)的案例。下列哪部經典著作,不在時人「清談」的主要範疇之內?
下列何者不是《世說新語》的篇目之一?
〈簡傲〉篇提及鍾會(鍾士季)欲與某人交遊,便與賢俊之士一同去找此人。沒想到此人兀自揚鎚鍛鐵,不發一語,彷彿鍾會不在似的。鍾會離去時,此人問:「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鍾會回答:「聞所聞而來,見所見而去。」這位「簡傲」的人物是誰呢?
《世說新語》中有一則這樣的記載:「夏侯太初嘗倚柱作書。時大雨,霹靂破所倚柱,衣服焦然,神色無變,書亦如故。賓客左右,皆跌蕩不得住。」這則文字顯現了夏侯玄(太初)臨危不亂的氣度,據其內容性質推測,這則文字最可能出自哪一篇?
《世說新語》中保留了大量當時品鑒人物優劣、評量門第高卑的史料,請問下列哪一選項是錯誤的:
《世說新語.巧藝》載顧愷之嘗言:「『手揮五絃』易,『目送歸鴻』難」,請問下列哪一項解讀為正確:
《世說新語》載謝安有「東山之志」,請問「東山之志」指的是怎樣的志向?
請問《世說新語》屬於何種文體?
現存的《世說新語》共有幾篇?
《世說新語》沒有收入下列哪一個人的事蹟?
《世說新語》為晉代筆記小說的代表作,然其內容卻一直為研究漢魏六朝的學者所重視,甚至認為其保留了珍貴的史料。看《世說新語》可以發現,其內容雖然類似小說家言,有詼諧、有荒誕的一面,但亦以〈德行〉、〈言語〉、〈政事〉、〈文學〉諸篇為首,栩栩如生地留下了許多燦爛有深趣的故事。劉知幾《史通》批評其為「詼諧小辯」,為「流俗短書」,「其事非聖,揚雄所不所不觀」,你是否贊同這樣的說法?請以《世說新語》內容為例,闡述你的見解。(字數限300字以上)
我們往往會以適當的禮數來表情達意,而在魏晉,「情」與「禮」的關係是被討論的課題之一。《世說新語》〈德行〉十七:王戎、和嶠同時遭大喪,俱以孝稱。王雞骨支床,和哭泣備禮。武帝謂劉仲雄曰:「卿數省王、和不?聞和哀苦過禮,使人憂之。」仲雄曰:「和嶠雖備禮,神氣不損;王戎雖不備禮,而哀毀骨立。臣以和嶠生孝,王戎死孝。陛下不應憂嶠,而應憂戎。」依據上文,「生孝」和「死孝」的差別為何?你比較認同哪一種方式?「禮」是否可以調劑「情」?請說說你的看法。(字數限300字以上)
〈任誕〉篇記載了名士的荒誕事跡,放蕩者如〈任誕〉十二所載與群豬共飲酒:「諸阮皆能飲酒……時有群豬來飲,直接去上,便共飲之。」令人難以接受;然而,亦有如〈任誕〉四十七:「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的雅事。究竟以上這兩則有何共通之處,得以俱被收入〈任誕〉篇?〈任誕〉篇選材的標準為何?你能容許「任誕」嗎?請說說你的想法。(字數限300字以上)
魏晉時期,士風及社會價值觀都與前代大不相同,因而產生了許多奇人與富有特殊情 味的故事。同樣地,這時代也有不少特別的女性。請根據《世說新語.賢媛》篇,選出一位最使你感到驚奇的女子,說明她的人格特質及你注意她的原因。(字數限300字以上)
俗語說:「小時了了,大未必佳。」《世說新語》中記載了許多位士人童年時的事迹。 試舉一位士人為例,比較他幼年與成年後的表現,重新思考俗語所云有沒有道理?哪些因素會產生影響?什麼是會改變的而什麼不會呢?(字數限300字以上)
試舉兩則《世說新語》中讓你印象最深刻的故事,並說明這兩則故事的特殊之處,它們反映了哪些魏晉時期的風氣?顯示了哪些歷史的面相?而這與你先前所認識的傳統價值有何異同?(字數限300字以上)
「清談」為六朝時期上層階級內,上自帝王大臣,下至士族文人,乃至僧道之間風行的一種極具時代特色的活動。 追考「清談」的歷史,可溯自東漢末桓、靈之際宦官亂政、「主荒臣謬」的政局下激起的太學「清議」,《後漢書.黨錮傳序》描述當時「清議」的狀況為「匹夫抗憤,處士橫議,遂乃激揚名聲,互相題拂,品核公卿,裁量執政,婞直之風,於斯行矣」,可謂當時知識份子干預朝政的一種政治行動。但至魏晉以降,由於政治局勢之益險惡及學術思想的複雜變化,「品核公卿,裁量執政」的「清議」,轉變為「辨名析理,標榜虛玄」的「清談」。談者最初是為了全身遠禍,故不談政治而祇談玄理,或是在談辯玄理的過程中,寄託自己的政治理想;但其後,「清談」逐漸脫離政治實用目的,衍為上層知識份子之間一種借由抽象思考,而較量彼此學問、智力和風雅的競賽;其等而下之者,乃至有以「束書不學」、「居官不事」,刻意表現超乎一般社群規範之放誕言行,而以此為「清高」,博得時譽。 針對「清談」導致的後果,持負面意見者如顧炎武,其《日知錄.正始》謂「魏晉人之清談」足以「亡天下」,認為談者泰半顛倒傳統倫理思考,並忽視有利於家國之實用事務,並引用東晉史家干寶《晉紀》中對清談者的生動描繪:「談者以虛薄為辨,而賤名檢。行身者,以放濁為通,而狹節信。進仕者,以苟得為貴,而鄙居正。當官者,以望空為高,而笑勤恪。」以證「清談」導致「國亡於上,教淪於下」。至於持正面意見者,如當代著名六朝學者王葆玹,在其《玄學通論.玄學的影響及其評價問題》中曾指出:中國傳統民族性的其中一面,是太過實際,太注重一時的功利,不善於作抽象的思考,對那些與現實利害相距遙遠、抽象的哲學或科學問題,未灌注太大的興趣熱忱,這也是使「純知識性的專業」在中國古今社會長期受冷落的原因,亦是使人們重視「營利性」的行業而忽略精神文明建設的原因。不過,六朝卻是中國古代一個特殊的時期,士大夫紛紛「超出現實利害的領域,在抽象的思想領域留連忘返,……豈可不為之振奮,為之傾倒!」 請舉出《世說新語》中兩個有關「清談」的案例,再簡要談談你對「清談」是否「誤國」(放大來說,即抽象思辯之得與失)的看法。 (字數限300字以上)
《世說新語》敘事雖短小碎斷,卻實有精到之筆,宛若以若干塊看似不相連屬的畫片,組構一個或一系列當時人物的靈魂拼圖。換言之,某一人物之事跡,雖往往分見於數個門類、數條短章,但若合觀之,卻可拼湊出該傳主引人入勝的人格特質和形貌姿采。請你選擇某一人物,利用三條以上的相關記載,簡要分析這些記載如何合構、再現該人物的形、神與事。(字數限300字以上)
《世說新語》共分三十六門,基本上代表了品鑑人物(智/愚、美/醜、賢/不肖、有韻趣/無韻趣、深情/超悟、守禮/脫序等)的各種角度或標準。請你選選擇某一門類中的三個案例,先解釋其內容大意,再分析其何以屬於此門類,三例間的相似性或相關性是什麼。(字數限300字以上)
《世說新語》予人風雅脫俗的美好印象,然而此書卻以〈德行〉篇為全書之首。試舉〈德行〉篇中的記載為例,說明以〈德行〉篇為首是否有與《世說新語》重風流逸事的特質衝突,並進一步說明〈德行〉篇所謂的「德行」究竟是指什麼,反映了怎樣的時代特色與人格特質,最後說明你贊不贊成這種「德行」。(字數限 300字以上)
《世說新語》:「王平子、胡毋彥國諸人,皆以任放為達,或有裸體者。樂廣笑曰:名教中自有樂地,何為乃爾也!」樂廣認為「名教中自有樂地」,你贊成這樣的說法嗎?你覺得據此反對他人的裸體行為合理嗎?又,你如何評價這些以裸體表現自我任放的人?如果現代出現這種人,你會作何感想?(字數限 300字以上)
《世說新語.惑溺》:「荀奉倩與婦至篤,冬月婦病熱,乃出中庭自取冷,還以身熨之。婦亡,奉倩後少時亦卒。以是獲譏於世。奉倩曰:『婦人德不足稱,當以色為主。』裴令聞之曰:『此乃是興到之事,非盛德言,冀後人未昧此語。』」為什麼這則故事在當時會「獲譏」,而又被劉義慶收入〈惑溺〉篇中,此中反映了怎樣的觀點?你如何評價荀粲(奉倩)的行為?如果是你,你會把這則記載收入〈惑溺〉篇嗎?為什麼?(字數限 300字以上)
讀《世說新語》,可知六朝士大夫之間,存在著以清談坐論為高尚,以處理實務政事為俗的風氣,請舉出兩個實例,並申論你對此士風的評價。(字數限300字以上)
《世說新語.棲逸》載:「嵇康遊於汲郡山中,遇道士孫登,遂與之遊。康臨 去,登曰:『君才則高矣,保身之道不足。』」請結合你對嵇康生平史事的瞭解,舉出三個事件,論證孫登之評語並非妄談。(字數限300字以上)
《世說新語》中大量記載了六朝士人措語高妙、用意宛深的語言技藝,請任擇三例,說明該些技藝如何在每則故事中的具體語境下,發揮語意或語氣上的特定作用。(字數限300字以上)
《世說新語》是一部極為特殊的作品,它反映了魏晉南北朝怎樣的時代背景與社會風氣?請先概述此一時代風氣的內容,再舉三個例子具體說明。(字數限300字以上)
《世說新語》非常善於刻劃人物,其筆下的人物往往十分生動。請選擇一個令你印象深刻的人物,並挑選兩個以上關於此人物的條目(請註明出處),具體說明劉義慶如何從不同面向刻劃同一個人物的形象。(字數限300字以上)
請挑選《世說新語》中你最喜歡的一則條目(請註明出處),簡要說明此一條目的內容,並對它進行詮釋。最後說明你為何喜歡此一條目。(字數限300字以上)